本帖最后由 黄小汪 于 2014-11-5 22:36 编辑 讲讲我的“耍猴”故事
——“执法不当、群众不满”征文
今年是支队的“规范执法年”,纪检监察室发起整改“执法不当、群众不满”问题的征文活动,我看很好,我们每个人都来写一写、说一说,哪怕是说说自己在值勤执法中的“糗事儿”呢……这都是自我的一种教育和提高,道理不多说了,写写一些经历,谈谈一些感想,那就就此落笔吧——
先讲个20多年前的小故事:
记得是1990年吧,那时候北京召开第11届亚运会,外宾、运动员来北京的很多。我当时才当警察不久,在长安街的南礼士路岗值勤。我们这个路口,东面是大会堂、中南海,西面是钓鱼台国宾馆,边上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家可想而知,这个位置是个特勤任务非常多的岗位。在80年代,北京交警加特勤任务,都是一名交警在路口指挥,一名交警在岗楼里面手动那种铁盒子一样的单点信号机,我们俗称叫“搬灯”……到了90年代初,岗楼里面的信号机全换了,换成一种好像是撒南斯拉夫的信号机吧?在岗楼外面,像个冰箱一样的柜子,有个小门,里面是电钮……具体咋回事,到现在我也没明白……
那年8、9月份的有一天傍晚,我在礼士路岗加勤务,我负责“搬灯”。因为“灯箱子”是个新物件,北京的老百姓又爱看热闹,我坐在灯箱边上搬灯没一会儿,就围了一群人,我听见后面的人纷纷议论——“这个大冰箱原来是管红绿灯的啊?你看你看……警察按电钮呢……”,“大概是有外宾要过来了吧?……”我这儿听着,心里觉得那可是“牛×”大了!这么多人看着我呢,我得多“牛×”啊……
想着想着,路上的车多了,我站了起来,一边看着路上的车,一边搬灯。过了半天,外宾车队还是没信儿,看热闹的老百姓却是越来越多。我站的累了,想坐下,但是又看不到路上,于是,我干脆上了椅子——脚踏在椅子面上,翘上二郎腿儿,屁股座在椅子背上,那简直就是“高人一头”啊!然后,还点了根儿烟,吞云吐雾起来。就那“派头儿”,大家想想吧……我这儿正感觉良好的呢,忽然觉得背后被人戳了一下,我一回头,见一个年轻小伙子,扶着一个年级很大的老头儿,站在我后面。我还没问咋回事,老头儿颤颤微微的说话了:“小伙子,你看看你啊,你这都什么做派啊?你这长安街的交警哎,你这不跟‘耍猴’似的么?!”我一听,赶紧窜了下来,问到:“您是??”边上的小伙子说话了:“这是咱们广播电台的著名老播音员齐越先生,播开国大典的……”我一听,心里一惊,听到齐老爷子的这顿数落,看到边上一群老百姓不屑的眼光,我的脸一下红了。“长安街上的交警”——这几个字重重的砸在我心上,我一入警就到长安街值勤,一说上长安街我们是既兴奋又自豪,长安街可是号称“神州第一街”啊!可是,我怎么就成了“耍猴”的呢……这不怪人家老爷子说我啊,想想我那个德行,自己还觉得不错呢,可是人家老百姓都是咋看咋想的啊!
通过这件事儿,给我的触动很大,怎么做好长安街上的交警,怎么才是“有面子”,让老百姓怎么看待我们,看重我们,应该说引起了我的思考。当时那会儿也年轻,没有太多的认识,被齐老爷子数落一顿后,就是觉得站有站相,座有座相,就是一个好警察。于是,我给自己定了条规矩,只要穿制服上街值勤,就是要站个笔管条直!其实,当时想的做的就那么简单,现在看来就是俩字:“规范”!
从那儿以后,我就一直坚持做到值勤姿态、动作规范标准。后来,我当了礼士路岗组的“岗长”,我们几个小伙子也都是这样的要求,我们的岗组,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岗组。多年以后,大概2004年吧,我到交管局督察队当副队长,有一次,我带队着便服去暗访,先是站在街上观察情况,后来找到暗访对象假装路人了解情况。结果人家说:“你是警察吧?”我说为撒你这么说,对方说,我早就看见你了,你跟别人不一样,站的倍儿直倍儿直的!嗨呀……让人家这么一说,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当年长安街上“耍猴”被数落的那一幕。不过,我也挺高兴的,这说明一点,警察规范已经深深的、不自觉的扎根在我的身上,想变都变不了……
当年“耍猴”的故事,已经过去20多年了。现在我们提起规范执法,我第一个就想起这个故事,或许大家觉得当初那事儿不是很大,但是,不再事儿的大小,还是看我们怎么认识。之所以20多年我对此念念不忘,就是因为当时觉得太没面子了!我们交警,天天路上值勤,多少人看着我们,我们为嘛?就冲这么多人看着,咱们哥们就得给自己长长面子!
声明:
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