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大熊猫可怜巴巴的望着工作人员
打油诗两首
咩咩咩
[float=left]
[/float]
保护站旁一岩洞
重伤国宝卧其中
见到人儿咩咩叫
获得关爱得恩宠
啊啊啊
居民小区草地上
鳄鱼趴起晒太阳
嘴缠胶带口含棒
居民受惊找人帮
轻易不发声
咩咩有何意
野外大熊猫一般都是沉默的动物,只有在每年3至5月求偶时,才会发出叫声。大熊猫“咩咩”地求助,实际上相当于幼体大熊猫在无助时呼唤妈妈的声音。然而,这只重伤大熊猫遇到保护区工作人员时,叫声为温柔的“咩咩”声。工作人员称,这种声音是表示亲近或示好时的声音
昨日清晨,一只受伤的3岁大熊猫出现在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站附近,专家据受伤痕迹综合判断:这只三岁大熊猫,可能是在离开妈妈的首次远行中,被意外挂伤,而后忍痛翻越大山攀爬超1公里至保护站附近,并发出“咩咩”声呼唤人类救助。经过医务人员抢救,该熊猫已经苏醒过来,气色好转。工作人员称,在度过48小时危险期后,将会对它继续观察48小时,如果没有意外,会将其送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继续养伤。
“咩咩”声
重伤大熊猫树林中发声求助
昨日清晨8时许,青川县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熊坪站的工作人员走出保护站进行常规户外生态监测。突然树林中传来轻微的“咩咩”声,工作人员立刻反应过来:“这是大熊猫的叫声!”可是野外大熊猫一般很沉默,只有在每年3至5月求偶时,才会发出叫声。这样的叫声又是怎么回事?
众人循声走去,就在离保护站不过500米的一处岩洞洞口中,一只体长不过60公分的大熊猫出现在大家面前。过了一会儿,又“咩咩”地叫了两声。工作人员发现,其腹部竟有一个4厘米长的撕裂伤口,部分肠子清晰可见。
工作人员判断大熊猫幼体应该是专门从高海拔区攀爬至低海拔区的保护站附近,向人类求助的。见熊猫受伤严重,工作人员立即向四川省野保站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兽医、专家闻讯也立即赶往现场。
受伤原因
排除咬伤 或是被意外挂伤
一路工作人员在等待救援,另一路工作人员则沿着大熊猫受伤后洒下的血迹,追寻来路。在大山1公里以外的地方,血迹和满地的红叶混杂在一起,让工作人员无法继续追踪。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谌利民分析,这只大熊猫根据体型可以判断,应该是出生在前年。3岁的野生大熊猫相当于人类的青少年,正是青春萌动跃跃欲试的阶段,同时也是首次离开母亲的时候。依据伤口判断,大熊猫并非是被其他小型猛兽撕咬受伤,较大的可能性是,首次离开妈妈,生存能力不足,孤单爬下大树或山崖时,意外被树枝或岩石挂伤。而大熊猫“咩咩”地求助,实际上也相当于幼体大熊猫在无助时呼唤妈妈的声音。求助无果后,熊猫幼体在山中忍痛前行了超过1公里后,孤单卧倒在保护站附近。
专家分析
熊猫敢靠近人与其经历有关
关于野生大熊猫在受伤后靠近人类的行为,谌利民表示,这并非是保护区工作人员首次遇到熊猫下山“求助”。2008年10月28日,一只10岁大熊猫就曾下山求助。
昨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周小平表示,野生大熊猫的习性是应该远离人类的,大熊猫的嗅觉很灵敏,哪怕很远的地方,只要发现人类,就会躲开。但是这只大熊猫遇到保护区工作人员时,叫声为温柔的“咩咩”声,这种声音是表示亲近或示好时的声音。
周小平表示,该大熊猫在保护站附近遇到保护区工作人员时,并无敌意。但这并非是因为大熊猫本身会亲近人,可能是与它自己曾经的生活经历有关。或许它曾单独或与其他熊猫一起遇到过巡山的保护人员,发现对方并无恶意后,此次受伤才敢靠近。
成都商报记者 梁梁
照片由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最新进展:
成功救治:
缝100余针 气色好转
发现大熊猫3个小时后,根据就近原则,青川县人民医院外科救护队的两位医生以及保护站3名兽医共同对其实施了手术。
由于伤情较为严重,除了体表伤口外,部分肠也有穿孔伤,负责为大熊猫进行手术的胡医生告诉记者:“手术进行了1个多小时,一共缝了100多针。”虽然这是多位医生首次为大熊猫做手术,但是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昨晚19时许,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谌利民在自己的QQ空间里上传了一组新照片,受伤熊猫已经苏醒,气色好转。
因祸得名:
劫后余生 取名平平
谌利民表示,由于发现大熊猫的地方位于白熊坪,且大家都盼着这只劫后余生的熊猫平平安安,因此取名平平。从麻醉中悠悠转醒的平平,坐起身来,晃了一下脑袋,又抖动了一下耳朵后,术后第一次排便。做手术的位置,位于平平的大肠部位,这样的行为证明手术很成功,医护人员和保护站工作人员都欣喜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