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

大漠孤烟 2015-2-1 20670

《绣春刀》是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北京大楚长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合力映画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浪漫武侠电影,由路阳执导,张震、刘诗诗、王千源、李东学、聂远、金士杰、叶青、朱丹、周一围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明末崇祯年间,锦衣卫三兄弟奉命追杀魏忠贤,最后却卷入到一场宫廷阴谋当中的充满悬疑的故事。[1]
2014年8月7日于中国内地上映。
中文名绣春刀
外文名Brotherhood of Blades
其它译名飞鱼服绣春刀,斩立决
出品时间2014年
出品公司中国电影股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
发行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
拍摄地点北京怀柔影视基地,乌兰布统草原
拍摄日期2013年6月-8月
导 演路阳
编 剧路阳,陈舒
制片人王东辉,凌红
类 型武侠,古装,悬疑,动作,爱情
主 演张震,刘诗诗,王千源,李东学,聂远,朱丹,周一围,叶青
上映时间2014年8月7日
对白语言中文
色 彩彩色
主要奖项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
1剧情简介
编辑

明朝崇祯皇帝登基后,权倾天下的大太监魏忠贤被弹劾辞官,阉党覆灭。锦衣卫授命追捕阉党。锦衣卫卢剑星、沈炼、靳一川三人是结拜兄弟,感情非常好。大哥卢剑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升到百户的职位,二哥沈炼暗恋着教坊司的女子周妙彤,三弟靳一川则有着不可告人的过去被人攒在手里。一天,内宫太监赵靖忠秘密找到三兄弟,要他们奉皇命去追杀要出京流放的大太监魏忠贤。一场追杀之后,三人带回了大太监魏忠贤的尸首,本以为凭此大功,三人的夙愿皆可实现。没想到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阴谋的开始,三人即将落入更加危险的境地。[2]
附件: 21592

附件: 21593

附件: 21594

附件: 21595

附件: 21596

附件: 21597

附件: 21598

附件: 21599

附件: 21600

附件: 21601

附件: 21602

附件: 21603

附件: 21604

附件: 21605

附件: 21606

附件: 21607

附件: 21608



上传的附件:
最新回复 (9)
全部楼主
  • 大漠孤烟 2015-2-1
    2

    每个人都有宿命——无情便无敌

      《绣春刀》的宣传定位是武侠热血,在我看来这个定位太不准确,整部片子所谓武侠的热血浪漫,豪情侠骨都差那么一把火,它不够洒脱不够赤诚,而它满满承载的都是情与现实,太过纠结的情和满满负重的小人物现实。
      电影中张震饰演的沈炼作为核心人物,为了对周妙彤的情做出了关乎身家性命的选择。王千源饰演的大哥为了对兄弟的情,选择揽下一切承担责任。
      一切尘埃落定,所有的因种在情上,所有的果也结在情上。
      
      对我来说,电影中击中我的点有四处。
      
      一是兄弟三人来到魏忠贤藏身的客栈,朱丹饰演的四**问道“来者何人”,镜头转到兄弟三人,昏暗的灯光下兄弟三人脱掉身上的黑色披风,飞鱼服上的绣片随着披风的滑落显现出来,三人从容而立,那一刻热血沸腾。锦衣卫这个题材在电影上早已不再陌生,而《绣春刀》的视角是独特的,它不专注于锦衣卫的威风凛凛,不专注于锦衣卫的豪情万丈,从故事开始到最后,兄弟三人身上承载的全是在风雨飘摇的朝廷大环境下,他们作为一名棋子的无力感。
      
      很显然,这不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
      
      第二点,则是兄弟三人在严府殊死搏斗,命悬一线,当大门打开,三人顶风而立,疲惫的面容血迹斑斑,而挑起的嘴角却昭示着他们的嘲讽得意与坚毅。三人无谓的姿态不仅仅来自于他们的刀法武功,更多地来自于三人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的兄弟之情。这也是电影故事的主线。如果说一个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一些合理的人物做合理的事情,然后讲述一个合理的故事。而《绣春刀》做到了这一点,漂亮地。国产片里这是难得的。
      
      第三处让我心伤的,是张震饰演的沈炼在打点好一切,去找周妙彤,在她的房间里,演练着要对妙彤说的话,他紧张而又期待,他憧憬着为她赎身带她离开京城,当他满心欢喜之时,发现妙彤像躲避其他客人一样躲避他,却在另一个男人怀里柔情似水,沈炼为了妙彤将自己与兄弟置于危险之境,却发现自己为她做的一切却都是她想让别人给的。张震的眼神把那种受伤却又不愿流露的情感演绎的出神入化。张震是老天赏饭吃的那一类演员,他长着天生的电影脸,很多人在我微博刷屏说男神的时候不解,说看不出哪里帅,但实际上看张震的电影便知道,大荧幕里的张震,当镜头拉近,他的眉梢眼角,处处都是戏,再大的特写都经得起。在我心里,眼神最好的男演员,除了梁朝伟就是他,而他和梁朝伟的眼神也有很大不同,梁朝伟眼神里更多是忧郁与多情,张震的眼神却更坚毅。而这里击中我的也不仅仅是张震,还有刘诗诗饰演的周妙彤与严公子拥抱之时流的那滴泪,这个镜头是透过薄薄的窗纸展现的,而周妙彤的饰演者刘诗诗也将那种哀伤无奈透过薄薄的窗户纸传达在观众眼前。在我看来刘诗诗的人设真的不算好,观众对沈炼的爱,对大哥的同情,对三弟的心疼,对张嫣的怜爱,一切一切对剧中人物的爱与同情都会埋怨在刘诗诗饰演的周妙彤身上,一切悲剧因她而起,而重要的是她竟然还不领情,看到许多评论说到妙彤这个角色是绿茶婊,而周妙彤又有什么错呢,她一个身世悲惨的弱女子又有什么错呢,她没有要求沈炼为她做什么,她没有心害任何一个人,她只是不爱而已。她不爱沈炼,但沈炼却深爱她,这难道是错吗?
      从导演对聂远饰演的东厂提督可以看出来,导演是想走无坏人的路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处境,每一个人所做的决定都是为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导演差一点就做到了。唯一的一点纰漏就是对周妙彤这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太过单薄,导致故事最后,把仇恨都拉倒了这个无辜的女人身上,让人人都得感叹一句红颜祸水,这样故事就真的有点偏差了。而这样的情景也不能只怪导演,还有就是刘诗诗的演技了。剧中主要人物,除了人物性格不算复杂的李东学没有多大表演空间,从张震,王千源到金世杰,聂远,还有戏份不算多却出彩的周一围,这一群男人之间的对手戏火花四溅,分分秒秒一眉一梢都是戏,刘诗诗在这些戏精里确实有点略显逊色,最明显的一处便是沈炼为她挡刀,给她的几秒钟面部特写,倘若那几秒她的情绪可以更多地透过眼神表达,想必也不会有那么多为沈炼感到不值的人了。也看得出来删减了不少刘诗诗的戏,在拍摄期间也看到说刘诗诗只拍了十天就赶去拍吴奇隆的傻瓜电视剧了。想说显而易见的好电影人人都抢,像刘诗诗这种资源比较差的小花旦,能碰到这么一部好电影真的是难上加难,哪怕再少的戏,如果肯花功夫在这上面,和张震王千源金世杰这种戏骨戏精好好磨合,不论从演技方面,还是提高电影逼格方面,能得到的远远超过出演一部高票房的电影,可惜了她没有这样的野心。当然批评归批评,刘诗诗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次原声出镜的她从台词到演技都有给人惊喜,我说的差只是相对之下的差。相信这部电影之后,那些提起演技就说小花旦里刘诗诗垫底的人可以重新评估了。我想说,抛开先入为主的想法,就她现在的台词功底和演技,随着绣春刀的上映,在不多的戏份里,已经把许多小花旦甩在后面了。
      最后最震撼我心的,便是沈炼带着周妙彤来到医馆,大雪纷飞下,三弟的尸体静静地躺着,沈炼最后呼喊着他后悔了,穿插大哥在集市被斩首示众血迹冲刷的画面。这里的剪辑真的精妙,全片主人公的悲剧到达高潮,因为他的一己私欲,他身边最重要的人都离他而去,他哭喊着后悔却于事无补。
      倘若电影在这里结束,真的就再完美不过了。可惜就可惜在导演心太软,对沈炼这个角色太钟爱,导演不忍心让沈炼在无尽的痛苦悔恨中结束,于是给了他一个报仇完恨的结局。要么就是导演企图把主题升华到另一个高度,给了那句经典台词一个说出来的机会。
      “如今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都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
      这句台词很好,也确实将电影升华到了国家大义的更高的层面,但前期兄弟三人对祖国大义的铺垫过少,导致最后它的出现显得过于单薄,结局略显拖拉。
      
      但瑕不掩瑜,电影讲述的情很动人,宿命宿命,宿在于愿望,愿望是一回事,命又是另外一回事。剧中主角的每一次快乐与悲剧都来源于对另一个人的情,无情便无软肋,这部电影总归是完整精彩的。路阳导演非常年轻。作为普通观众也非常庆幸有这样的年轻导演给国产电影注入这样的新鲜而又健康的血液。
      看到一个影评说,《绣春刀》唯一不幸的地方是演员没有一个在近期结婚的,而导演压根就不是个畅销书作家。这段话有些意味深长又有些好笑。
      在这个有些畸形又有些浮躁的华语电影市场,当我们所钟爱的那些导演一点一点老去,希望有这样的新的年轻的导演在以认真做电影的态度继承他们,发展他们,给国产电影更多希望,也给我这种热爱电影,正在学习电影,企图未来献身电影的苦逼学生党一点信心。
  • 成天 2015-2-2
    3
    好吧,我看看去
  • 大漠孤烟 2015-2-2
    4
    崇祯一朝,似乎每一个迹象都在不遗余力地证明着这个时代即将“亡”的命运,每一件史实都像是苟延残喘的回光返照。许多人都看出来了,他们左顾右盼地寻找着自己的退路,准备随时撤离,比如那些朝廷上一面敛财一面乱喷的言官;也有许多人失望了,他们选择了为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为民族的气节,比如洪承畴。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用最后的余热固执地保卫着他们深深热爱的国家,和誓死效忠的君主,他们像飞蛾扑火一般试图阻拦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最后只剩得一身污血、一脸尘埃。他们是大明末路上最悲壮的英雄,是那个政权下无力回天的赤子,虽然不可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们最好铭记他们,那是一种精神和能量。

    我要讲的这个人,不太出名,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朋友可能都没怎么听说过,因为他着实没能掀起什么转折性的大波澜,不是袁崇焕那样有争议的将领,也不是洪承畴那样无争议的叛徒,他只是个悲壮的末路英雄,牺牲在抗清沙场上的一名总督,卢象升。

    卢象升很年轻,是天启二年的进士,虽然是文官出身,却爱好习武,骑射功夫了得。正值明末各地战事吃紧,急需要上阵打仗的人才,因为农民起义军搞得陕西湖北等地十分不太平,当地的地方官性格又都以懦弱胆小为主,时任大名三府兵备道的卢象升就因为行事果敢、治行卓异被皇帝看中,去治理闹乱最严重的郧阳。卢象升接到调令后,在一月之内便完成了交接大名政务、赶往郧阳、完成对接工作等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过程,速度之快让人叹服。

    卢象升在战场上最初崭露头角是在崇祯八年,我们应该还记得,在那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闯到了凤阳崇祯的老祖坟所在地,刨了个倍儿爽后跑路,崇祯气得几乎吐血,立刻调集兵马剿匪,以报刨坟之仇,这被调集来的将领,一个是洪承畴,另一个就是卢象升。当时的兵部尚书要求洪承畴堵西北,卢象升管西南,合夹流寇,一举歼灭。卢象升接到命令的时候是很惶恐的,因为农民军的规模非常大,虽然作战水平不能和官军相比,但是气势和群众基础着实不能小觑。而他的搭档,洪承畴则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自感见识不及洪承畴的十分之一,才力精神更是不敢相比,这是去当“猪一样的队友”的节奏啊!不过崇祯显露出了一贯的“你办事我放心”的慈祥,鼓励了几句,还是赶鸭子上架了。

    眼看没别的选择,卢象升便全神贯注准备起剿匪的大事来。高迎祥一行从华阴过朱阳关,进入了河南,张献忠为迎接他也赶往河南,双方胜利会师,直逼重镇洛阳。卢象升瞅准了这个机会,先带人到汝阳守卫,彼时高迎祥等部已是百里行军疲惫不堪,官军一举出击,阵仗涣散的农民军一打即散,随之退却,卢象升赢得了首胜。这场胜利并没有让明军松懈,卢象升很清楚,农民军力量极大,兵源极广,高迎祥的势力不是他和洪承畴一下就夹逼得动的,他不断地鼓舞士气,在士兵中间不分你我,每每亲自上阵督战。崇祯九年,高迎祥出兵滁州,卢象升带人阻击,双方大战,战中农民军一些小首领被击毙,之后队伍就开始松散,卢象升乘胜追击,歼敌无数,据记载,当时河当中都堆满了尸体,以致水流受阻。农民军溃散逃离,折向河南,然而卢大人早料到他们的逃亡路线,布好口袋阵迎敌,大胜农民军。这一仗,高迎祥损失惨重,精锐耗尽,也使得卢象升初有成就,与洪承畴并肩在剿灭流寇“安内”的大战上获得了成绩。

    官军势如破竹,卢象升本在安内的大业上聚精会神地跟流民们死磕,却被最新的局势改变了命运。这个最新的局势就是,皇太极又来串门了。这几年清军相对来说是消停的,袁崇焕关宁防线的坚固还是起了很大作用。不过这种安静肯定是暂时的,不提野心,就凭这些关外大爷贫瘠的物资,他们也得时不时来大明问候几声。崇祯九年,清军越过长城,直逼京师门下,崇祯皇帝这几年光顾着在家里打孩子,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位难缠的穷邻居,他紧急戒严京城,然后把能调来的总兵都调来了。出了这等大事,中央什么反应呢?总不能皇帝一个人着急吧,中央的言官立即不负众望地骂了起来,首当其冲的便是兵部尚书张凤翼,不得不说这次言官骂得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张凤翼本来就是个软蛋,他在漫天的骂声当中哆哆嗦嗦上了抗清战场,和他一起上的是比他还要软蛋的宣大总督梁廷栋,这哥俩听见八旗军的名字就已经尿裤子,更别说杀敌了。就这样,短短几月内,顺义、永清到定兴接连失守。

    崇祯桌子上的弹劾奏疏已经像乞丐的头皮屑一样,纷纷扬扬了。

    这哥俩也知道自己的前途,看看袁崇焕、杨镐也够了,他们都服下了慢性毒药,选择了一种相对舒服的方法等待死亡。

    这一件事让崇祯意识到了边境的重要性,他马上将剿匪有功的卢象升调到宣大总督的位置上。要说崇祯这孩子也真不容易啊,手底下绝大多数都是草包,能用的人恨不得拆开。这一无奈之举却也导致卢象升苦心经营的安内良好之势就此流产,中原战局就此更加恶化。所谓明亡于流寇的悲剧由此注定。

    崇祯十一年,多尔衮率领清军联合蒙古再次南下,中央不得不再次戒严京师,召开大会。卢象升再一次表现了他果敢干脆的个性,直接甩出四个字:“臣意主战。”这使得局面尴尬起来,因为当时的辽东监军太监高起潜一力主和,崇祯虽然做梦都想拍死那帮鞑子,却也心里没底儿,听到卢象升有主战的意思,他还是很高兴的,于是送了卢大人很多物资鼓舞其上战杀敌。

    十月,清军临近通州,卢象升集结兵力夜袭敌营,他的鼓励誓词也是一贯的干脆利落:

    “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带喘,违令者斩!”

    本是个很阳刚的计划,却被死娘炮的太监监军高起潜从中作梗,他很怀恨卢象升跟他唱反调,于是在夜袭的晚上暗暗调走了接应的指挥官,本来夜袭出战相当漂亮,却被这个死娘炮鼓捣了一下满盘皆输。不了解情况的京师又传出了流言,大家纷纷猜测,夜袭突然失败是辽兵倒戈叛变。

    卢象升大概气得要喷火了,这才是真正的猪一样的队友啊!我们看看大明最后的故事,就是因为卢象升这样的将领太少,而“猪”太多,猪的存在却是国家存亡的胜负手——多么的讽刺!

    不过事实无可争辩,卢象升败了,崇祯一怒之下将其革职,换上了内阁首辅刘宇亮。兵部尚书杨嗣昌出面反对,他说卢象升依然可用,不然一时兵将不识,更要坏事,不如要卢大人戴罪立功任用。崇祯勉强同意,却降了卢象升的衔,并且还是让他和猪一样的高起潜搭档。

    卢象升当时肯定要绝望透了,但是君命难违,他只能孤注一掷上路。那是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卢象升抱着必死的心由涿州前往保定,调集各路将领出兵,接着,他忍着巨大的恶心亲手给高起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他也能不计前嫌派兵增援。这个死娘炮不仅不配合,反而慢慢退去,明显是表示,他不打算合作。卢象升长叹一声,走出营帐,他认真地整好衣冠,向紫禁城的方向缓缓拜谒,最后向皇帝敬了一个完整的大礼,然后回首向将士们和群众大喊,“你我同受国恩,不患生死,只愿马革裹尸为国捐躯,余战数十,今食尽力穷,死在旦夕,不劳父老矣!”动情处涕泪俱下,群众亦哭声震天,送别这支注定有去无还的大明子弟兵。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巨鹿县,卢象升带兵与清军做最后的鏖战,他们射光了最后一支箭,砍断了最后一把刀,卢大人身中多箭,身负重伤,依然在发出坚强的呐喊,直到他的喉咙发出最后一个音节,从他眷恋一生的马背上跌下,年仅三十九岁。

    风雨飘摇的末世,有人说这时的历史总是英雄的历史,其实并不是说这个时候少数人可以操纵时间的进程,恰恰相反,他们是那样悲怆地无法力挽狂澜,只是在结尾苍凉的背景下,这些个别人的身世才更加凸显出格格不入的烈艳。

    卢象升战死那时,正是黄昏日落,残阳如血。
  • 猛虎1 2015-2-2
    5
    故事离奇,抽空看看!:lol
  • 成天 2015-2-2
    6
    看完了,拍的还真挺不错
  • 大漠孤烟 2015-2-3
    7
    Quote成天 发表于 2015-2-2 11:14
    看完了,拍的还真挺不错


    我是完完全全看了三遍
  • 成天 2015-2-4
    8
    Quote大漠孤烟 发表于 2015-2-3 22:50
    我是完完全全看了三遍


    这个片子看得太压抑
  • 大漠孤烟 2015-2-4
    9
    Quote成天 发表于 2015-2-4 09:51
    这个片子看得太压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