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脱逃约20年罪犯 被江苏监狱侦查民警抓回

监狱警察 2015-5-19 2605





[float=left][float=left]社会新闻[/float][float=left][backcolor=rgb(232, 232, 232)][/backcolor][/float][float=left]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float][float=left]2015-05-19 07:24[/float][float=left][backcolor=rgb(232, 232, 232)][/backcolor][/float][/float]
[float=left]我要分享[/float]
[float=right][backcolor=rgb(235, 245, 253)]0[/backcolor][/float]





[p=null, 2, left]逃狱的罪犯,有的更名改姓漂白身份远赴他乡,有的则在亡命期间继续作案被关进外省监狱,有的断绝与家人联系,连假身份证都不敢用……[/p][p=null, 2, left]上世纪90年代前,一些逃犯就这样谨小慎微地躲藏了一年又一年。江苏溧阳监狱也有这种逃犯,其中有3人逃亡时间已在20年上下。好在狱内侦查支队民警不懈追踪,将他们一个个揪了出来。下面,就是大家很少知道的监狱民警追逃的故事。[/p][p=null, 2, left]追逃·数说[/p][p=null, 2, left]行程2.4万公里 抓回6名在逃犯[/p][p=null, 2, left]“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历史原因,监狱服刑人员改造多从事开荒种田、开山采石、采茶等室外劳动,监管设施陈旧,警力相对不足,监管难度极大,服刑人员难免发生脱逃。但经过20余年的努力,监狱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刑人员全部转为室内劳动改造,警力保障、安防设施基本到位,监管安全系数也不断提高,我们监狱已连续16年实现安全稳定。”溧阳监狱退休民警老张说。[/p][p=null, 2, left]近年来,江苏监狱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稳定,而对20多年前就已脱逃的罪犯,监狱警察以高度的责任心,一刻也未放松追捕,江苏省溧阳监狱狱内侦查支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日前,该支队因追逃成绩突出而被省司法厅记集体二等功。[/p][p=null, 2, left]在这场“追”与“逃”的角逐中,溧阳监狱狱内侦查支队扭住线索寻迹追踪,辗转9个省、市,行程逾2.4万公里,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追逃攻坚战,先后成功捕回6名历年在逃犯,有效震慑了狱内服刑人员。在追逃过程中,溧阳监狱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其中,1名民警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戒毒工作先进个人,2名民警荣立个人二等功,5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p][p=null, 2, left]狱中逃犯[/p][p=null, 2, left]追逃对象:王某,1969年8月生,高中文化,吉林省人。1988年5月30日因抢劫罪被江苏省苏州市郊区(现虎丘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1988年6月28日投送江苏省第六劳动改造管教支队(现溧阳监狱)服刑。1989年10月3日下午,王某利用在茶园劳动之机乘隙脱逃。[/p][p=null, 2, left]亡命天涯,搞到把枪又犯命案[/p][p=null, 2, left]“每一名在逃犯,都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他们在亡命过程中,随时可能铤而走险。再次实施犯罪。”江苏省溧阳监狱负责人在介绍追捕罪犯王某的过程时说。而王某脱逃后的各种作为,的确说明了这一点。[/p][p=null, 2, left]找不到你就排查你亲戚[/p][p=null, 2, left]王某脱逃时间跨度长、存留信息少,监狱多次组织追捕,但没结果。2012年以来,侦查民警专程到王某原家庭所在地走访时,却发现王某所有家人全部迁移他处,并且已不在吉林本省。民警走访调查,始终一无所获,当地公安机关和村民也未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王某及其家人仿佛人间蒸发一样,追逃工作迷雾重重,无从查起,“大海捞针”又深陷僵局。[/p][p=null, 2, left]侦查民警返回后,召开专案分析会,梳理信息、商讨对策。虽然没有王某任何线索,但经讨论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举家搬迁很可能是为了帮助王某躲避追逃,这恰恰说明王某与家人有联系,王某可能已隐姓埋名“漂白”了身份。于是,警方借助公安人口信息查询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筛查王某亲属信息。[/p][p=null, 2, left]经过30余天信息比对、印证情况,先后走访、发函或电话至15个公安分局、派出所,6个街道、社区、居(村)委会,终于确认王某姐姐户口登记在河北石家庄市某小区。[/p][p=null, 2, left]根据这一信息,民警扩大排查范围,查实王某所有直系亲属户籍均迁至河北石家庄,进而通过王某女儿信息,基本断定王某藏匿于河北某市。民警们难抑兴奋,这次追逃一下子从“大海捞针”变成了“池塘抓鱼”。[/p][p=null, 2, left]这个壮汉是不是他?[/p][p=null, 2, left]随后的调查,让人目瞪口呆。[/p][p=null, 2, left]原来,王某脱逃后改名为王某林,先后藏匿于吉林、辽宁、贵州、云南和缅甸等地,在云南藏匿期间还犯下一起命案。随后,他购买改装**2把、子弹20余发,继续潜逃。在河北某市落脚后,王某恶习不改,在一次实施暴力抢劫时被抓获,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河北某监狱服刑。[/p][p=null, 2, left]当溧阳监狱侦查民警在河北的监狱见到王某林时,不禁愣住了,因为王某脱逃时年仅18岁,身高1.78米,而眼前这个中年壮汉身高足有1.9米,这真的是王某本人吗?谨慎起见,侦查民警毫不迟疑,立即提取王某林的指纹与24年前王某的指纹比对,并开展家庭成员档案信息核实,最终锁定了证据。[/p][p=null, 2, left]“我潜逃这么多年,各种方法躲避追捕,没想到在大墙里面了,也还是被你们找到了。”2014年12月3日王某被押解回江苏,接受法律的严惩。[/p][p=null, 2, left]碑中线索[/p][p=null, 2, left]追逃对象:罗某,1974年6月生,初中文化,江苏人,1996年7月23日,因犯盗窃罪被无锡市南长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1996年8月20日,被投送至溧阳监狱服刑。1996年11月4日凌晨1时,罪犯罗某乘隙脱逃。[/p][p=null, 2, left]墓碑上有名字,他没断亲属关系[/p][p=null, 2, left]“追逃的时候,不仅要吃得下苦、咽得下气、耐得住烦,还要学会善于捕捉、挖掘可靠线索。”谈及追逃体会,溧阳监狱狱内侦查民警小徐淡淡地笑着说。[/p][p=null, 2, left]父亲去世他也没回?[/p][p=null, 2, left]罗某逃跑时间长,追捕线索少,其所属村委会、派出所地处黄海之滨,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进出均需徒步5公里路程,民警先后13次徒步到罗某所在村委会、派出所开展实地调查,9次赴无锡、盐城、射阳等地进行走访、筛查。[/p][p=null, 2, left]多方讯息反映,罗某脱逃后确实从未在当地露过面,附近村民和公安机关也证实没有罗某的任何信息,甚至其父亲过世也没有回来过,追逃一度陷入停滞状态。[/p][p=null, 2, left]罗某亲属不配合追逃工作,声称“从没联系过,我们早已断绝了亲属关系。”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扑空,狱内侦查民警并没气馁,他们深信,只要坚持,终能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果不其然,在一次走访村民时,民警意外获悉,罗某父亲去世后不久,在墓碑上好像看到过罗某的名字。民警不禁为之一振:“既然墓碑上刻有罗某的名字,说明罗某与其家人并未断绝亲属关系,与家人联系的可能性很大。”[/p][p=null, 2, left]你们怎么找到我的?[/p][p=null, 2, left]为了获取更多罗某的信息,民警与罗某的家属“耗上了”,也不知吃了多少次闭门羹,但家属始终不予配合。民警便像膏药一样,“一天去好几趟,甚至有时晚上也去,拉家常、讲政策、探口风,外松内紧,寻觅谈话疑点。”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经过多方努力,民警终于获取了关键性信息,并迅即进行排查、比对、研判,认定罗某藏匿于云南某市。专案组立即奔赴云南,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将罗某成功抓获。[/p][p=null, 2, left]当侦查民警出现在罗某面前时,他一脸惊恐,诧异地说:“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实在想不出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找到我的,和姐姐联系也都是用公用电话。”罗某承认,他虽然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突然,他丝毫没有准备……[/p][p=null, 2, left]票中隐情[/p][p=null, 2, left]追逃对象:杨某,1968年3月生,小学文化,浙江人。1994年3月10日,因犯盗窃罪被常熟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1994年3月31日,被投送至江苏省第六劳动改造管教支队(现江苏省溧阳监狱)服刑。1994年9月7日上午6时许,罪犯杨某乘隙脱逃。[/p][p=null, 2, left]务农哥哥两年三次坐飞机去云南[/p][p=null, 2, left]追逃,尤其是跨省追逃,就像是一场与在逃犯展开的捉迷藏。逃犯一般都十分警觉,你盯得稍微紧一点,他就会蛰伏下来,反之就有所活动。围绕杨某的追捕,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进行了21年。[/p][p=null, 2, left]农民连坐三次飞机?[/p][p=null, 2, left]2014年9月,侦查民警通过查阅档案,在掌握杨某亲属基本信息的情况下,赴杨某户籍地浙江开展排查,经过几天走访,当地公安机关和附近群众没能提供任何线索。民警及时调整策略,围绕杨某亲属下功夫,先后摸清了杨某三兄弟及其父母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外出轨迹。[/p][p=null, 2, left]一个细节没有逃过民警的“火眼金睛”:杨某的一个哥哥本是普通务农百姓,并没其他固定收入来源,但他在最近两年内先后3次乘坐飞机,而且都是前往云南,这十分不合常理。民警研判后决定,以3张机票为切入点,扩大排查半径。经过努力,民警获取了杨某家人多次在当地宾馆登记住宿记录,及其他各类信息。[/p][p=null, 2, left]排查500页信息怕什么[/p][p=null, 2, left]这次收获的信息有多少呢?民警小李说:“打一个比方吧,如果是四号字体,用A4纸打印出来,差不多有500页,相当于半个大黄页了。”[/p][p=null, 2, left]民警经过6个昼夜的不懈努力,终于锁定几条关键信息,并初步画出了杨某的活动轨迹。[/p][p=null, 2, left]2014年10月初,民警经过10余天不间断地盯、访、查,最终判定杨某潜回了浙江,落脚地点也查到了。民警果断出击,于10月12日将杨某成功抓获,押解回监。[/p][p=null, 2, left]“20年来,我东躲西藏,既躲出了门路,也藏出了经验,就连假身份证,也极少使用,从不接听陌生人电话,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与家人联系。没想到,这么谨小慎微,也终究没能逃过疏而不漏的法网。”杨某归案后说。[/p]




最新回复 (1)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