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贵信息:八元一条 最火剧本:冒充领导
2015年05月19日08:35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最贵信息:八元一条 最火剧本:冒充领导
发布会上警方查获的诈骗用银行卡。
[p=null, 2, left]诈骗剧本 “喂,你到哪里了?是这样的,现在办公室里来了两位领导,你等5分钟,我安顿好他们,给你电话。(过了一会),你现在说话方便吗?是这样的,这两位领导是我之前请来办事的,本来是说好下午走的,但突然有急事要走,我就想在他们临走之前封个红包给他,你身上带有现金吗?带了多少,有带卡吗?卡里有多少?你现在赶紧找两个信封袋把钱装好送上我办公室……” ——犯罪分子为电话骗局准备的“台词”[/p][p=null, 2, left]茂名电白“309”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案件中的“夫妻档”犯罪人员邵某、谢某敏夫妇在熟睡中被捕。[/p][p=null, 2, left]校友录复印店都在泄露信息 罪犯家属信息最值钱[/p][p=null, 2, left]作为电信诈骗和银行卡犯罪的主要输出地,从去年开始,茂名电白被广东省公安厅列为涉电信诈骗、涉枪、涉银行卡犯罪三大突出治安问题地区挂牌整治。[/p][p=null, 2, left]昨日,省公安厅举行打击突出犯罪茂名电白专场发布会。整治一年来,电白区共破获刑事案件1596起,同比上升13%,其中破获涉电信诈骗和银行卡犯罪案件206宗,同比上升167.53%。[/p][p=null, 2, left]1[/p][p=null, 2, left]骚扰电话[/p][p=null, 2, left]哪里来?[/p][p=null, 2, left]悄悄地 你的“料”被偷了[/p][p=null, 2, left]黑客网上卖 复印店偷留底[/p][p=null, 2, left]电信诈骗能否成功,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个人信息的详实程度,电诈分子称之为“料”。能否找到好“料”,并且找到包含姓名、单位、手机、职业、职位甚至更详细的“料”决定了成功的几率。[/p][p=null, 2, left]“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绝大部分通过网上购买,在网站或者QQ群里找“料”。据了解,网上有专门的人,如黑客或者相关行业从事者专职收集公民的个人信息。[/p][p=null, 2, left]二是通过复印店获取,有些复印店在复印了客户的资料后,悄悄地留了底,于是,一部分资料流传出来。[/p][p=null, 2, left]三是各类通讯录,比如校友会通讯录、各单位的内部通讯录,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而流传出来。[/p][p=null, 2, left]此外,还有废品收购站也能找到一些“变废为宝”的个人信息。[/p][p=null, 2, left]2[/p][p=null, 2, left]偷偷地[/p][p=null, 2, left]你的“料”被卖了[/p][p=null, 2, left]服刑人员家属[/p][p=null, 2, left]信息高价被售[/p][p=null, 2, left]办案民警介绍,从网上购买的“料”,视其详细程度和职位而价格不同,从几毛钱到几元钱一条不等。比如老板、局长或者高层领导的信息价格就会贵一点,而包含了职位信息的“料”价格也会高一点。[/p][p=null, 2, left]同时,诈骗分子还会专门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开出“天价”收购信息,比如监狱罪犯家属的信息,有时高达8元一条。获取该信息后,诈骗分子就冒充监狱的管教人员打电话给罪犯家属,声称可以帮忙减刑而实施诈骗。[/p][p=null, 2, left]3[/p][p=null, 2, left]傻傻地[/p][p=null, 2, left]你被“熟人”蒙了[/p][p=null, 2, left]一天打三百通[/p][p=null, 2, left]事先写好台词[/p][p=null, 2, left]话务组一天的工作主要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一般是下午打电话时冒充熟人,说“明天找你”,然后第二天上午再继续行骗。平均下来,一天要打300多个电话,其成功的几率各有不同,有的一个月能成十几万,有的几个月都骗不了一单。[/p][p=null, 2, left]警方介绍,主要的作案手法仍然是“猜猜我是谁”冒充熟人系列,然后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版本。[/p][p=null, 2, left]最近流行的剧本是“冒充领导”,在警方缴获的剧本上,诈骗分子详细地写明了每一句“台词”。[/p][p=null, 2, left]团伙分工 互不联系[/p][p=null, 2, left]个人信息组[/p][p=null, 2, left]从网络或复印店等途径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卖给话务组头目[/p][p=null, 2, left]取款组[/p][p=null, 2, left]行骗成功后要前往各大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被抓获的几率很大[/p][p=null, 2, left]话务组[/p][p=null, 2, left]“话务组”头目将任务层层分发到“话务组”成员,由他们逐条打电话实施诈骗[/p][p=null, 2, left]骗子直呼生意难?[/p][p=null, 2, left]大家越来越难骗了,我口才又不好,一直都没骗到钱……[/p][p=null, 2, left]茂名警方于2015年4月15日对“309”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案件进行了统一收网,对26个涉案目标窝点实施统一抓捕,包括主要犯罪嫌疑人邵某、谢某敏在内的42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落网。行动共缴获作案手机83部、手机卡113张、银行卡324张、他人身份证50张、POS机12台、电脑12台、仿64手枪1支子弹3发、公民个人信息一大批以及少量**,初步核破包括本省以及广西、黑龙江、吉林、四川等地案件共45宗,涉案金额达80多万元。[/p][p=null, 2, left]抓捕过程 “老板”身兼数职 冒险自己取款[/p][p=null, 2, left]在以往打掉的电信诈骗团伙中,团伙成员一般分工较为明确,个人信息组、话务组、取款组成员各司其职、互不联系。而在梳理“309”专案时警方还发现,该团伙内部分工错综复杂,部分团伙成员、特别是有“老板”身份的组织者身兼数职,既销售公民信息,又参与销售银行卡,甚至参与取款。[/p][p=null, 2, left]在电信诈骗犯罪团伙里,“取款组”是公认的“高危行业”。由于常常需要前往各大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被抓获的几率很大。[/p][p=null, 2, left]但据犯罪嫌疑人邵某夫妇交代,他们不但“兼任”销售公民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两个环节的“老板”,有时候还会自己亲自去取款。[/p][p=null, 2, left]4月15日凌晨时分,第三抓捕小组在夜色的掩饰下向预定目标点奔袭,他们要抓捕的是邵某春、邵某连和邵某雄三兄弟,他们在电信诈骗团伙中参与提供银行卡、打电话和取款等环节。[/p][p=null, 2, left]民警迅速将一所民房团团包围,并对屋内喊话。不一会儿,房屋大门被打开,门外两侧的抓捕人员瞬间一拥而入,将三兄弟控制在各自的房间内。[/p][p=null, 2, left]民警在邵某雄房间的衣柜、抽屉里,搜出72张公民身份证、406张银行卡、25部手机、31张手机卡、6部POS机和13部迷你刷卡器。[/p][p=null, 2, left]“量还不少啊!”民警现场清点着。邵某雄被两名武警押解着,面对地板上的物品,低头不语。[/p][p=null, 2, left]“有枪!”一名民警在邵某雄房间衣柜旁的缝隙里发现一个布质挎包,里面赫然藏着一把仿64式手枪和3发子弹!同时,在另两名兄弟房间内,民警也搜出作案手机、银行卡一批。[/p][p=null, 2, left]提审供述 打工不如诈骗赚 口才太差骗不到钱[/p][p=null, 2, left]审讯室里,面对审讯民警展示的物证,邵某雄无话可说,只能如实交代犯罪事实。[/p][p=null, 2, left]为了快速来钱,邵某雄多次向他人购买银行卡。[/p][p=null, 2, left]“我购买到银行卡后,便将卡号发给梁某堂(行动中已抓获),由他组织人打电话诈骗时使用。如果他们诈骗成功,有钱到账,梁某堂便打电话给我让我帮忙取款。”[/p][p=null, 2, left]邵某雄亲口供述,一套“银行卡套装”包括5张银行卡和1张对应开户人的身份证,每套售价为2000~2500元不等,而这样的“套装”,邵某雄向话务组负责人梁某堂提供了不下30套。[/p][p=null, 2, left]邵某雄还交代,每次接到梁某堂的通知前去取款,他都能得到总额8%的提成。在利益的驱使下,邵某雄一次次铤而走险,并从中获利10万余元,事后被他挥霍一空。[/p][p=null, 2, left]而当民警讯问其另两名兄弟邵某连、邵某春的作案情况时,邵某雄竟是这样回答的:“全家就我一个人搞电信诈骗,其他两兄弟都不知情!”[/p][p=null, 2, left]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另两间审讯室里,邵某连、邵某春早已承认并交代了各自的作案经过。[/p][p=null, 2, left]老二邵某连是这样交代的:见到弟弟(邵某雄)搞电信诈骗这么赚钱,自己打工却来钱缓慢,于是便买来廉价手机,通过随机拨打外省手机用户实施诈骗。[/p][p=null, 2, left]最后,犯罪嫌疑人邵某连“发自内心”地感叹:“现在外面打的严,大家越来越难骗了。我口才又不好,一直都没骗到钱……”[/p][p=null, 2, left]诈骗高发[/p][p=null, 2, left]为哪般?[/p][p=null, 2, left]“家族式团伙”[/p][p=null, 2, left]无业青年 搞钱盖楼[/p][p=null, 2, left]办案民警介绍,电信诈骗主要发生在电白的麻岗和树仔镇,“很多疑犯都是一个村的,相互之间传帮带,出现家族式特征”,经常到外面去作案,然后搞到钱后回家盖楼。他们把这一行用方言称之为“做生佬”(即陌生人冒充熟人),或者叫“盖耳朵”(即打电话时电话盖在耳朵上)。此次行动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不乏“夫妻档”“兄弟档”。[/p][p=null, 2, left]在行动中落网的邵某、谢某敏二人,便是典型的“夫妻档”。两人分别是“80后”和“90后”,2008年结婚,现育有两个小孩。在团伙中,邵某夫妇充当销售个人信息的角色。他们把获取到的个人信息以每条2毛至8毛钱的价格卖给“话务组”的头目,再由该组头目层层分发到“话务组”的成员,由他们逐条打电话实施诈骗。[/p][p=null, 2, left]邵氏夫妇同时兼任“卡总”(即向诈骗团伙提供作案银行卡和密码的人)一职,即从网上购买了一批银行卡和密码,让受骗者将钱打到这些银行卡上来。同时找来谢某敏的堂弟谢某龙作为“下线”,让其负责组织和联系取款组成员,对有钱入账的银行卡进行取款。[/p][p=null, 2, left]作案人员大多无业,相互之间也会“传帮带”,传授手抄的剧本,提供手机卡和个人信息等资料,不过,师傅带徒弟,要提成50%。[/p][p=null, 2, left]根据作案环节的分工不同,取款组很多是吸毒人员,而话务组则以18~30岁的青少年为主,男性较多,**大多为小学到初中不等。[/p][p=null, 2, left]攀比心理重[/p][p=null, 2, left]电话一响 黄金万两[/p][p=null, 2, left]据了解,每年春节这些从事诈骗的年轻人回家拜佛,祈祷词是:电话一响(指电信诈骗),黄金万两!不少家长看到隔壁的盖了一栋楼,就对孩子说,你还打什么工,打电话去![/p][p=null, 2, left]“有些家长甚至把正在外面打工的孩子找回来,让其学普通话打电话实施电信诈骗”,办案民警告诉记者,疑犯甚至还出现一种观点:打个电话人家就送钱给我用,那是人家在扶贫![/p][p=null, 2, left]办案民警在入村侦查时发现,村里的人攀比心理很重,法律意识非常淡薄。“进村后听到较多的话是:隔壁家谁又建楼房了,他干什么你也干什么,你也给我建一栋!”该民警表示,虽说茂名的麻岗和树仔两镇大量的村民通过建筑、渔业等合法途径发财致富,但村里只要有一人通过歪门邪道赚到快钱,就能吸引一大批人跟风。[/p][p=null, 2, left]地理因素影响[/p][p=null, 2, left]语言相近 易扮熟人[/p][p=null, 2, left]据了解,电白的麻岗镇和树仔镇紧挨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犯罪分子从卖假鱼粉开始,后来搞假汇票,到后来又发展为从事电信诈骗。[/p][p=null, 2, left]2007年之后,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由台湾传入福建,后传入茂名电白,由于语言相同,电白区域也说闽南语,在看到电信诈骗犯罪成本低利润高后,就“转型升级”,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输出地。[/p][p=null, 2, left]在警方的高压打击下,目前茂名电白的电信诈骗作案已由本地转移到外省市。比如广东的广州、深圳等地,还涉及四川、北京、江浙地区。[/p][p=null, 2, left]据了解,一些本地的诈骗分子自己做话务组老板,组织雇佣四川人,用当地方言打四川地区的号码实施诈骗,“主要是语言相近,容易冒充熟人。” (记李栋 通讯员 曾祥龙、柯科、陈汉斌 记者 莫伟浓)[/p]
声明:
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