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警 于 2016-5-10 15:35 编辑
从字面上大家不难理解这个旋字,也就是旋转的意思。这个“顶杆”不一定就能理解了。这个“顶杆”是我们的方言。它其实就是一个纺车上面的部件。是纺车左手边的一个用来纺出线并缠绕线的东西。
这个“顶杆”是固定在纺车左手边的,它把来自纺车的动力,通过一根线绳连接产生旋转,使棉条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产生出人们织布所需要的细线。
这个“顶杆”没有标准件,全靠手艺人手工制作。它的形状是中间大两头尖尖的一根木制品。从中间向两头是逐渐过渡慢慢变细的。它的中间有三道环形槽用来固定来自纺车右手边传动动力的传动线。在离“顶杆”一端七八公分的地方,还留有一道较宽一点的 浅槽,用以固定"顶杆“。
旋”顶杆“很好玩,师傅先拿出一根”顶杆“毛坯,把它固定在制作工具上,然后用一把”弓子“型的工具,用工具中间的线把”毛坯“缠绕并拉动,使之旋转起来,再拿出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具,贴在旋转的”毛坯“上,利用”毛坯“旋转的力量用刀具旋削”毛坯“,只见”毛坯“飞转,木削飞舞。经反复旋削一根”顶杆“就完工了。完工后的”顶杆“师傅并不忙着递给加工的人,而是拿在手里,左手的食指肚顶着”顶杆“的一个尖尖,右手旋转”顶杆“,看看”顶杆“旋转是否平稳,如果旋转不平稳,那师傅就会重新加工,直到合格为止。
那个时候,没有购物发票,买卖双方全凭一个信誉。这”顶杆“属于消耗品,磨损很快。所以盘乡旋”顶杆”的师傅不光旋“顶杆“还修“顶杆”。是自己的活免费维修,不是自己的活,收取一点点手工费。
当时的我对这件事感到很是蹊跷。看似一样的“顶杆”那师傅怎么就能分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呢?原来,师傅们干活的时候,都会在“顶杆”中部三个环形槽附近留下自己的记号拿过来一看便知分晓。
从前的人们就是这样质朴宽厚,需要维修的人从不讹诈手艺人,手艺人也从不赖账。不管相接多长时间物件损坏的什么程度,双方从未发生争执。人们凭着诚信二字互相交往着,和谐的相处着。。。。。。
|
声明:
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