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吆喝声(3)---换娃娃

老警 2016-5-10 3094

本帖最后由 老警 于 2016-5-10 15:25 编辑



郭颂的一曲“送货郎”那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他演唱的正是我们那个时候的真实情况。那个时候,物流闭塞得很,根本就没有。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要去公家的供销社去买,但是非常不方便。因为供销社的服务网点只有乡、镇所在地才有,别的村队没有网点。那送货郎送货下乡深受群众欢迎。
大人关心的是生活用品,儿时的我只对下乡来的卖小孩用品的货郎感兴趣。特别是那推着小推车下乡来的换娃娃的货郎情有独钟。换娃娃的货郎小推车上面有一个用细铁丝编制的罩子,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孩玩具。泥笛、竹笛、泥娃娃、玻璃球、橡皮筋、红头绳、头花、毽子、小鼓小罗、瓦模子。。。。。。
女孩子们 一般都围着女孩子们喜欢的红头绳、头花转悠。男孩子们则对瓦模子津津乐道的指手画脚的嚷嚷个不停。看到自己中意的瓦模子,回头就跑。大家可能要问了,既然那么感兴趣的东西还不赶快买下来,跑什么啊?大家有所不知,那时的我们手里根本就没有钱。大家又要问了,没钱你来干什么?那时的买卖很多时候都是以物换物。
回到家的我们,翻箱倒柜到处找绳头、破铜烂铁、废旧塑料等等,用这些东西换取你需要的物品。
一旦换回自己喜爱的瓦模子,一溜烟的就又跑回家了。回到家把瓦模子拿在手里美在心里,就连晚上睡觉也是爱不释手,揽在被窝里,生怕别抢了去。
等到天亮,孩子们就凑到一起,相互交换着看对方的瓦模子。欣赏完后,大家有不约而同的奔向河边,去寻找“印”模子的泥土。这“印”模子的泥土很有讲究,不是什么泥土都能用的。得找那“胶泥瓣”样子的泥土,这样的泥土经过孩子们反反复复的摔、砸、揉,把“胶泥瓣”弄“熟”,这样的泥土团泥质细腻、柔软富有弹性和韧性,这样的泥土团才好用。
泥土弄好后,大家开始“印”模子。这里的“印”实际上应该叫“拓”更合适。也就是把瓦模子上面的花型用软泥土团拓印下来。那时的孩子们 很友好,拓印完自己的瓦模子,还会互相交换着拓印别人的,这样一交流,大家的瓦模子的品种就更丰富了。
瓦模子拓印好以后,孩子们就小心翼翼的把它们弄到一个即通风又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晾起来。如果太阳直射,晒出来的瓦模子容易开裂,只有在通风管干燥的地方晾干了的瓦模子才好。
当时的瓦模子也是自成系列的,有鸟类的、人物类的、花草类的。如果想把某个系列的瓦模子集齐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倘若真的有谁集齐了某一类的瓦模子,那是相当受人嫉妒的 。那个心理很复杂,又嫉妒有羡慕更多地还是羡慕。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弄他个系类出来。可限于当时情况,要集齐某个系列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来自己手中不见得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用来交换,二来货郎下乡是没有准头的,三来又是你需要的在别的村庄被别人换走了。所以集齐某个系列只能是儿时的我的一个梦想。
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多幸福啊。玩具都升级换代了,想要什么大人会毫不犹豫的为你买单。虽然那时我们的生活很单调、乏味 、贫穷、艰苦,可我们同样有自己的乐趣,而且很懂得满足。
我看现在的孩子们,虽然物质生活相当丰富,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 远比不上那时的我们。而且现在的孩子们没有满足感,也不一定懂得幸福的真正含义。
是不是我想得太多了?我感到,现在的孩子们生活的富足带给他们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拿来主义。这样的生活到底能带给孩子们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身上是否缺少某种精神?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对家庭 、对社会负责的人呢?这恐怕不只是我是这样想的吧?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怎样做才能把老一肩上的担子交给他们?这绝不是某个家庭需要考虑的,这需要整个社会来考虑。。。。。。






最新回复 (12)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