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日为打击敌方基地需引进战斧导弹

冷若冰 2013-8-11 1375

日本《军事研究》月刊8月号刊登题为《日本应具备的攻击敌方基地能力》一文,作者是日本前航空自卫队上校、航空自卫队干部学校技术主任研究开发官津津谷格。文章称,如果统筹考虑军事角度和日本国防政策,在建设攻击敌方基地能力时,应当以与美军联合作战为前提。这其中虽然存在今后日美如何分工的问题,但执行此类打击任务时,能够在敌方火力圈外发射的巡航导弹,以及在第二波攻击以后使用的滑翔型“小直径炸弹”等武器将十分重要。此外,为有效利用这些装备,需要建设相应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C4ISR)系统。

文章指出,从美欧国家看,此类武器最典型的是“战斧”式巡航导弹,其既可以从水面舰艇发射,也可以从潜艇发射,采取惯性制导+GPS制导+地形匹配制导方式,误差大约为10米,而且可以加装数据链,以在发射后的飞行途中更改打击目标。

此外,美国还有空基的“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可以由F-16和F-35等战斗机使用。这种导弹抗干扰能力更强,其GPS制导+红外制导方式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对地打击效果。其射程为400公里,增程型的射程可达1000公里。

另外,美国最近推出的“小直径炸弹”能够在投射后滑翔飞向目标,射程最大可达100公里,误差则为8米-10米。改进型还可以攻击移动目标。

文章说,虽然日本没有研制过巡航导弹的实际经验,但从欧美类似武器来看,其中使用的红外制导技术、地形匹配技术、惯性制导+GPS制导的复合制导技术、涡扇发动机技术等都已在日本投入实际使用。要装备巡航导弹,有引进和自研两种选择。日本装备了“宙斯盾”驱逐舰,舰上装备了可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的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因此,引进美国的“战斧”也许是一种现实选择。

此外,美国的空基“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也是一种选择,而且其可以十分方便地被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使用。而欧洲的“风暴影”等导弹要在日本使用,就需要改装软件等系统。

文章指出,自研的问题在于成本和时间。开发目标瞄准和识别等技术不仅需要方法,还需要试验场地等条件。“小直径炸弹”的问题是因射程较短而很难在第一次打击中使用。不过其不仅适用于第二次、第三次打击,还可以用于岛屿防卫。

文章称,要有效运用上述武器,日本自卫队还需要具备配套能力。

首先是目标情报的收集能力,必须能够常态化地收集目标的位置、数量、型号、发射特征等情报。日本现有的侦察卫星每天能够至少一次通过地球任何一点上空,解析度达到1米。但是,这还不足以掌握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信息。这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美国的情报。此外,还应当重新研究载人侦察机的作用,即使是美国也在更新U-2侦察机的装备并继续使用。

其次是指挥通信能力。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已经建立了中央指挥系统,并正在研制数据链的整合项目。2012年3月,航空自卫队的航空总队司令部已经迁至横田基地,与驻日美军司令部建立了共享情报的体制。因此,日美之间在指挥通信网络方面进展很大。不过,今后还需要加强对网络攻击的应对能力。

接下来还有目标的识别和跟踪能力,以及无人机在侦察和通信中的使用等问题。此外,如果是用“宙斯盾”舰或战斗机使用导弹打击对方基地,必然会遭到对方战斗机或舰艇的反击。为此还需要进行空战或反舰作战。为了压制对方防空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卫队飞机的电子战能力。

总之,在建设攻击敌方基地能力时,重要的是指挥通信、侦察监视等基础系统,建设这些系统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和财力,且需要很高技术。从这一点看,也许攻击武器本身可以作为最后考虑的项目。
最新回复 (1)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