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为什么要修建丁玲公园

僾妳⑩芜罪 2016-4-3 3068

常德为什么要修建丁玲公园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这位著名女作家,就是我们常德市人,也是我们常德市人的骄傲。
常德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江南小城。它纳沅澧二水,含洞庭碧波,境内人文鼎盛,历史渊源久长;可谓山水形胜,松风水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丁玲的外祖父佘泽春,就是常德城里的一位宿儒,曾官至太守。当年的“佘太守第”相当气派,深宅大院,后有花园和藏书楼。
丁玲就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也正是在这里,丁玲受到湖湘文化的熏陶、母亲佘曼贞的谆谆教诲和“九姨”向警予的深刻影响,从小就热爱文学、崇尚文明。
常德,是丁玲坚强性格的形成之源、文学成就的铸就之基。常德,让丁玲扎下湖湘文化之根,从这里出发,丁玲走向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神圣殿堂。
在近60年的文学生涯中,丁玲著作丰富。她创作了400多万字的作品,出版有《丁玲文集》五卷。她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被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在世界广泛流传。
尤其是1948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2年,荣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与斯大林文艺奖,代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斯大林文艺奖,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发给社会主义叛徒的奖金。
丁玲逝世后,中国现代作家群对丁玲有着崇高的评价:“丁玲是一座大山,一条大河,一道悲壮的风景,足以妆点照耀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
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对丁玲的评价是:一颗明亮的,曾经子夜高悬,几度隐现云端,多灾多难,与祖国的命运相伴随而终于不失其光辉的星,殒落了。
在文学和思想批评类的文章中,最有影响的一名诗人、学者林贤治,对丁玲的评价是:一个具有巨大文学才能而为政治所吞噬的作家,一个忠实文学事业并为之苦苦挣扎的作家,一个未完成却受到意外打击而几近碎裂的作家。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对丁玲的评价是:她并非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简单。在全国掀起张爱玲热的时候,我深深地为了人们没有纪念和谈论丁玲而悲伤而不平。我愿意愚蠢地和冒昧地以一个后辈作家和曾经是丁玲忠实读者的身份,怀着对天人相隔的一个大作家的难以释然的怀念和敬意,为丁玲长歌当哭。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家,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对丁玲的评价是:丁玲能在作品中提出女性的地位。
“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予丁玲的最高荣誉。
丁玲生前不忘家乡、热爱家乡,1954年3月,她曾有过一次故乡行。那一次,年届50岁的丁玲,从常德出发,车过七里桥,船行柳叶湖,登岸桃花村。在她后来发表的散文《记游桃花坪》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一路上所见所闻的描述,无不充溢着对家乡旧貌变新颜的感怀,无不袒露出对这片沃土的拳拳爱意。
家乡人民也始终热爱丁玲,怀念丁玲。为瞻仰缅怀这位出生在我们常德这片热土上的“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我们常德人特地在市区内一处风光秀美之地,规划面积448亩、投资3.5亿元修建了丁玲公园。
丁玲公园的建成与开园,就是我们家乡人民始终热爱丁玲,怀念丁玲的最好明证。
为让广大读者深层次的了解丁玲,了解常德修建丁玲公园的重大意义,在此,我们不妨重温一下丁玲的历史。
丁玲,出生于原湖南省安福县西乡黑胡子冲村一个没落的封建望族家庭,也就是现今的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佘市镇高丰村。相传,湖南福安蒋家,原是李自成的后代,因为曾经企图推翻明朝取而代之,事败后,隐居福安改姓蒋。
丁玲是否是李自成的后代?这段历史如何,我们暂且不去追究。
丁玲的父亲蒋保黔(1876-1908)号浴岚,幼年好学,15岁中秀才后留学日本。因从小抽大烟,体弱多病,未毕业就离开日回国,意志消沉,刚30出头就病逝了。他死时,丁玲还不到四岁。
丁玲父亲过世,留下了一大笔债务,每天都有好多债主上门。丁母没有办法,把家当全部卖了。丁玲的母亲佘曼贞,本是一户书香门第的闺秀。常德佘家主持家政的丁母三弟得知姐姐的近况很不好,便派家人来接,这样丁玲和弟弟蒋宗大,随着母亲一起搬去了三舅家。三舅的儿子成了丁玲亲密的玩伴,于是外婆给他们订了娃娃亲。
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农历辛亥年,辛亥革命爆发,常德城内一片恐慌,常德女子师范学校停办。1914年寒假后,丁母借款带着丁玲姐弟二人乘船去长沙,历尽艰辛,考入新创办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向警予等人也已进入那所学校。丁玲在长沙读小学一年级,课余常常到她们师范部去玩。
1918年,14岁的丁玲该读初中了。暑假中,丁母送丁玲乘小火轮,到距常德90里远的桃源县,投考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转学到省城长沙周南女子中学。
丁玲在周南女中读书期间,受老师陈启明的影响,对文学的爱好越来越浓了。陈启明是湖南省第一师范的毕业生,毛泽东的同学,待丁玲很好。
1921年,17岁的丁玲因对校方不满,与一些进步同学愤而退学,组织暑假补习班。暑假结束以后,丁玲与杨开慧等7名女生转入长沙岳云男子中学。男女同校在当时的湖南是一个首创。
五四运动爆发后,正在女子师范念书的丁玲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自由和解放的精神深深融入了她的灵魂。
1922年,18岁的丁玲,为解除家中早已包办与表兄的婚姻关系,和女友王剑虹逃婚赴上海,入读的是陈独秀、李达等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
1923年秋,经瞿秋白等介绍,丁玲和王剑虹进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
1924年暑假,丁玲终止了在上大的学习,来到了北平,在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在一个社交场合,偶然结识了《京报》副刊“民众文艺”编辑、青年作家、她的第一任丈夫胡也频,并由此结识了沈从文。
在胡也频、沈从文的影响下,丁玲开始了小说创作。1927年,丁玲写成第一个短篇小说《梦珂》,寄至上海《小说月报》。主编叶圣陶十分赞赏,被刊在12月10日《小说月报》18卷12号上的篇首。丁玲这个名字,就是由短篇小说《梦珂》产生的。
短篇小说《梦珂》,为何要署名丁玲呢,这得要从1922年,丁玲到达上海后说起。当时,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一些进步青年自认具有反封建意识,开始废姓,只用名字称呼。丁玲原名蒋冰之,废“蒋”姓后,“冰之”称呼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她采用笔画最简单的“丁“字为姓,叫“丁冰之”。后来她想当演员,要改个琅琅上口的艺名,便和几个朋友闭目在字典上各找一字。她摸到“玲”字,从此“丁玲”成为她的新姓名。她的处女作《梦珂》,第一次用此名。
1928年,丁玲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梦坷》、《莎菲女士的日记》,还有《暑假中》等一批作品问世,好似在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大家都不免为她的天才所震惊了。一举成名的丁玲写作十分勤奋,短短两年间她就有了《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三个小说集出版。
1928年年底,胡也频与丁玲同赴上海,经潘汉年介绍开始从事左联工作,两人同居于上海如今的安福路。他们与沈从文一起创办了红黑出版社,编辑出版文艺期刊《红黑》。但红黑出版社不久就倒闭了。
1930年,丁玲与胡也频加入“左联”,几个月后丁玲生下了儿子蒋祖麟,胡也频也当选为即将在江西苏区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11月8日,丁玲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胡小频(蒋祖林)。出院后不久,丈夫胡也频被捕,1931年2月7日,与柔石、殷夫、李伟森、冯铿被枪决于上海的龙华司令部,后人称为左联五烈士。
凄厉的枪声震惊了中国,也无情的击碎了丁玲美好的家庭梦。拾起悲痛的丁玲,在沈从文的帮助下,把儿子蒋祖麟送给母亲抚养,后又即刻回到上海,开始了她新的革命作家的人生。
1931年,丁玲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成为鲁迅旗下一位具有影响的左翼作家。
1932年,丁玲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罗曼•罗兰等国内外著名人士,曾发起抗议和营救活动。
1936年9月,丁玲逃离南京,奔赴陕北,成为到达中央苏区的第一位知名作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欢迎。
丁玲到了延安,毛泽东给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写信,委任丁玲为中央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分管后勤和文化娱乐活动。
11月22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成立了第一个文艺协会组织,开始叫“中国文艺工作者协会”,毛泽东建议改为“中国文艺协会”,丁玲被推选为中国文协主任。毛泽东问丁玲,还想做什么?丁玲说:“我想当红军,上前线去,看看打仗。”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还来得及,还赶得上最后一个仗。明天有队伍上前线去,你就跟着杨尚昆主任他们走吧!”就这样,丁玲跟着工农红军前方总政治部出发上了前线。
这一年的年底,丁玲收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就是毛泽东的《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词,用军队电报拍发给前方的丁玲。词中表达了对丁玲的高度赞许。词曰: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今日武将军。

据考证,在毛泽东诗词中,题赠现代作家的仅此一首。
1937年初,丁玲来到延安,又当面请毛主席亲笔抄录了这首词,写在两张16开大小的浅黄色毛边纸上。抗日战争开始后,丁玲为防丢失,于1939年初夏把毛主席的手书寄给远在大后方重庆的胡风,请他代为保管。胡风虽然历尽沧桑,几度风雨飘摇,但始终妥善保存着这件珍贵文物。1982年,胡风从四川回到北京后,终于将它归还给了丁玲。
这首词最早的公开发表是在《新观察》1980年第七期上。
战事时期,用军队的电报传书,文**和毛大人的故事是不是也有些缠绵啊?
在苏区,丁玲历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席等职务。创作出《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许多思想深刻的作品。
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投身于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用文艺形式积极反映我党我军和人民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
1941年,她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
1946年,参加史无前例的土地改革运动,两年后写出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它反映了党领导贫苦农民摧毁在古老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土地剥削制度的斗争。这是丁玲创作生涯的一个高峰。这部小说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已有20多种外文译本。
新中国建立后,丁玲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先后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主任、中宣部文艺处长、《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还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人大代表等诸多社会职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写出了大量的散文和小说,并扶植了许多文学新人。
1955年开始,丁玲受到不公正的批判,1957年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文革”时再遭迫害,在狱中度过5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丁玲的冤案逐步得到平反。
1984年,中央组织部颁发《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彻底推倒了多年来强加给她的一切不实之词,肯定她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
丁玲在晚年,不顾体弱多病,勤奋写出了《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100多万字的作品,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学杂志,热情培养青年作家,关心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逝世前不久,美国文学艺术院授于她名誉院士称号。
纵观丁玲一生,极其有代表性地展现了二十世纪初一代中国女性由黑暗走向光明,由为个人争自由走向为人民大众求解放的艰苦卓绝的历程。同时,"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也都留下了这位优秀女作家艰苦奋斗的足迹。观照其一生,可看到其作为一个伟大的女作家不平凡的生活和创作足迹,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


最新回复 (1)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