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丁玲公园

僾妳⑩芜罪 2016-4-3 2808

记游丁玲公园

丁玲公园是人文与历史的交合,是崇尚自然真情与追溯人生梦话的摇篮。
2016年3月,为撰写《溯源穿紫河》,我再次来到丁玲公园,沐灿灿骄阳,乘爽爽春风,缅怀一代文学名家的光辉业绩。
2014年10月11日,在丁玲之子蒋祖林、女儿蒋祖慧的护送下,将丁玲骨灰由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回常德,安葬于常德丁玲公园内的丁玲墓中。当日,常德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举行了庄重的骨灰安葬仪式,同时举行了隆重的丁玲铜像揭幕仪式和丁玲纪念馆开馆仪式。我作为常德政府网、常德新闻网的编审,曾归入丁玲纪念馆首批参观者之列。
丁玲公园规划为丁玲纪念区、民俗文化长廊区、休闲游乐区和湿地景观保护区等四个区域。我从公园南门进入,拾级而上,过德玲桥,沿南入口广场西行,穿过《在黑暗中》、《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风雪人间》等四部丁玲不同时期代表作品初版的巨幅书影,前行数米即是园区的“重中之重”丁玲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是院内一尊被鲜花簇拥着的丁玲白色石雕胸像,一种温文、高洁之感瞬间油然而生。
丁玲纪念馆是一座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庭院式二层建筑,它融入了湘黔赣地区民居窨子屋的建筑风格,黑白灰色系的和谐搭配给人以素雅之感。
走进纪念馆,前厅中央迎候观众的是一尊青年时代丁玲的全身立像——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文**”的清新形象。
“丁玲生平与创作展览”由冰心老人生前题字。此前,中国丁玲研究会从丁玲亲属处征集到丁玲各时期版本著作、藏书1252册,丁玲生前创作手稿、书信手稿及绘画习作、使用过的物品、获赠字画、相册及音像资料等251种共1405件,奠定了较为丰富的展品基础。
丁玲亲属从北京带来、捐赠给纪念馆的三件物品也被布展到展室相应位置。
这三件很有意义的物品是:1952年一位苏联诗人送给丁玲的一本书,扉页上用俄文写着“送给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天才作家斯大林奖金获得者丁玲”、一件1981年丁玲出访美国时穿过的衣服和一面曾经覆盖在丁玲骨灰盒上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展览分为“飞蛾扑火(1904~1929)”、“鲁迅旗帜下的斗士(1930~1936)”、“纤笔一支谁与似(1937~1948)”、“为了新中国文艺的繁荣(1949~1978)”、“春蚕到死丝不断(1978~1986)”、“丁玲不死”六个部分,图文并茂,详略得当。
丁玲是我尊敬并喜爱的中国现代作家之一,她留下的四百多万字的著作是中国文学殿堂里的宝贵财富。
漫步在展厅里,驻足于展品前,睹物思人,追溯着丁玲非凡的一生,不由得令人感怀万端。面对着国内外学者顶礼膜拜的文学大师,我作为丁玲家乡的文学工作者,自己欣慰与羞愧的心情是兼而备之的。
走出丁玲纪念馆,漫步在丁玲公园开阔的园区,方才退却心中的羞愧,顿感心清气朗、天高地宽。这种感觉,源自常生态绿地的勃勃生机,更源自丁玲非凡人生中不计荣辱的博大胸襟和心底无私的人格力量。
粗知丁玲的人都知道,她的一生坎坷多艰,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可谓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
无论是在群魔乱舞的“魍魉世界”,还是在沉冤莫白的“风雪人间”,她始终像一只扑火的飞蛾,向着光明振翅翱翔;她始终相信党、热爱人民,对共产主义信念忠贞不渝。
“丁玲永远是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是党的一个普通的忠诚战士。”丁玲在《自述》中这番掏心掏肺的表白,无异于留给后人的一个巨大红色惊叹号,或许会让当下一部分“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的信仰缺失者、利益既得者们永远不解其中的况味!
一路前行,拾级而上,来到丁玲公园的制高点。这里矗立着一尊英姿飒爽、身着戎装的丁玲巨型立像,雕像基座上毛毛泽东手迹“昨天文**,今日武将军。毛泽东”十三个遒劲的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举目四顾:冰之湖尽收眼底,丁玲广场隔湖相望,其他如梦珂亭等充满丁玲元素的景观景点也都在视野可及之内,不禁让人们陶醉在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双重抚慰中。
在动静的冰之湖,在柔美的灯光下,我仿佛看到著名作家丁玲灵动地从文学的天空中走来。在公园里那春天的杨柳,那古朴民风的宅院,那飘香的花朵,还有饱含人生沧桑与传奇的文字,都融合在那丁玲心上的湖。
冰之湖点缀在丁玲主题文化生态公园的中央,沿着湖畔走,你会有种闲情若步,心旷神怡的感觉,伴随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摇曳着心灵的船儿缓缓地在水面上飘遥,寻梦,我如梦似幻地走在桑干河上,感受岁月更替的潮汐。然我知道人不可能同时跨进两条河流,是思想在飞,是人生的步履不得不朝前走去,然莎菲离我愈加遥远,那是美丽的倩影,那是理想生活与现实的距离,那会是完美的,也是残缺的生活的摆渡。莎菲早已经深深地沉醉在丁玲的河里,不再归去,莎菲是心上的莲,是河畔的霓虹闪烁的光亮,是新生活的少女浪漫多情的丰姿,在世纪的佳缘甜甜地走来。
在湖上,在水中,在心上,我轻轻地划过江湖的痕迹,是那么的轻盈,是如此的宁静幽远,不经意间将我带入那清新的竹园,竹园不大,置身在长亭楼台之间,我悄无声息地容身进来,和着美的大观园里,找一处内心深处的宁静,找一处让我暂时可以忘却世事烦忧的平台。坐在长亭里小憩,微风从清凉处走来,萦绕在我的周围,那是凉淡,那是芳心,那也是风中的诉说,试想风的孤独不正是我的孤独吗?我渴望在冷落中找寻一点点喧嚣的气氛,我希望找寻到来时的风,还有去时的雨,将我蜕变成小小的自我,一切对我都是新生的,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
不远处,江南民俗的宅院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公园广场的一角,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呈现在我的眼前,使我自然地想与之靠近。在民宅的周围,是一条环形的河道,如彩虹,如绸缎,我听到潺潺流水的声音,也看到玉树临风婆娑的影子,还有我徘徊的踪迹,都融化在这片纯净与情真的地带里,我好想轻柔地跳跃下去,来个淋漓的浸透,来个自由的穿梭,来个不是梦却似梦的回味。
弯月的石拱桥衔接你我,站在石拱桥上,凭栏望去,周围的景致尽收眼底,风光无限,不同的角度与位置带给我不一样的心理感觉受与体验,留驻在人生步履延伸的足迹,留驻在这良宵美景的得失瞬间。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从我的身边走过,我看到他们甜蜜的笑脸,还有他们轻快矫健的脚步,柔软着我的心扉,世间本是美好的,只是需要你我更多的行走与丈量心灵深处的沟壑,走过了,风景在装饰我们明净的窗,也会把那我们生命的褶皱一一填满。
民俗的江南宅院融合着古典与现代的气息,宛如水乡泽国,让我们重新回到丁玲儿时的故里,那琉璃瓦上是否还能找回岁月蜕变的痕迹,那洁白纯净的墙,那木质的窗,还有那一根根硕大的顶梁柱,深深地置身在这片充满灵性的沃土。踏着木质结构的楼板,我仿佛听到亘古和谐自然的序曲,是天外之音,还是灵魂深处的颤抖呢?我在穿梭,我在来回中找寻着童年的天真与梦幻,我在昨天的人生旅途中找寻着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安详!也许是天然雕饰的风景,也许是纯美的文字,都装饰着爱的小屋。使我们深情地为之眷恋。
我喜欢丁玲公园的静,在静谧中让我感受到杨柳依依的含羞与亭台楼阁的相逢与离别,你转而在漫步于心的时间轨迹里欢喜着夜的来临,你会欣赏到宝莲灯还有各种不同形状的灯在闪烁着霓虹的色彩,在柔美的温暖的光芒中,一座座连接你我心灵的桥,在丁玲的湖里延伸着我们生命的足迹,在拓宽更大的视野,你会有你的,我依然会有我的更多的欢乐与梦缘,交汇在这光与影的纯净的天空。我们在沉静,在思索,在回味!在丁玲的湖畔,在人生的湖里,我们走过的是什么?留下的又会是什么呢?是自然的美,还是我成为了生活中的美的自然,我们在各自的风光的前行中,诠释着彼此不同的答案。
走过生态林,就能看到儿童乐园,摩天轮,各种娱乐项目使人自然的走进,我听到欢笑声,呐喊声,欢笑声,以及机器的轰鸣声,交融在人海的欢乐世界里。
丁玲的纪念雕像,博物馆,还有她的灵魂永远地伴随着丁玲的湖水,走向更加遥远的未来!
我又走在心灵的桥上,在唯美的文字里我慢慢地融合着丁玲的湖,在自然的山水之间我渐渐地找回着自我,找回着生命的真实与自然,丁玲的一生是为理想的美而追求着,我呢?还有我们呢?不正是让自然的世界多一份明亮的窗,你我都能看到的风景吗?
丁玲公园永远是美的,我们也会成为美丽的风景。一起来装饰丁玲的湖,我们人生的湖。
游览之余我不时地掏出手机,把在馆内、园内拍摄的照片通过软件略做编辑,以微信的形式做了“实时转播”。
很快,朋友圈里热闹起来,留言几分钟内便多达十余条。“哇,丁玲的塑像好V5啊!”“嗯?怎么这么多雕像啊!”没错,丁玲这几尊雕像以及丁玲墓前晚年丁玲慈祥的浮雕均被我多角度、多景别地拍下,也几乎被我悉数发到了微信上。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丁玲就是一尊雕像、一座丰碑!
最新回复 (2)
全部楼主
返回